11月12日,佛山市、惠州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跨域共建活动在禅城区万科金融中心举行。现场,惠州市驻佛山流动党员党委揭牌,禅城区委组织部与龙门县委组织部签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跨域共建协议。
据悉,开展本次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探索实施更加有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流动党员的组织纪律性和归属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两地将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径,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迈上新台阶。
惠州市驻佛山流动党员党委揭牌。 南方+ 卢浩能 拍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佛山、惠州两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佛山也日益成为惠州人外出就业创业的热土。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惠州在佛山的流动党员有151人。为了让从惠州来到佛山干事创业的流动党员都能更加紧密地和党组织保持联系,切身感受到来自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佛山、惠州两地共同推进,成立了惠州市驻佛山流动党员党委,作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平台。
此外,禅城区委组织部与龙门县委组织部还签订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跨域共建协议。跨域共建按照双向服务、共管共育、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聚焦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服务保障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打破区域壁垒,探索建立“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联系与共同管理”的机制,打通“两地服务”双向通道,搭建“有为融合”平台,努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两地深入合作共赢的发展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希望流动党员流而有为,助力打造更高能级的‘六最’现代化禅城。”禅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叶平介绍,近年来,禅城区深入实施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行动,以13个商圈、楼宇、园区党群阵地、23个红色驿站、500多个村居党群服务站点为支撑,建强流动党员红色服务矩阵,打造“十个一”服务品牌,让广大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变互动、流入变融入。
本次结对共建将进一步深化“有家、有学、有为”行动。在“有家”方面,双方将共同开展流动党员摸排,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享,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让“隐形”党员“归队显身”,给“漂泊在外”党员“筑巢安家”。
在“有学”方面,禅城将多措并举引导流动党员在工作地、生活地“就近入学”;运用大数据打造“流动中的阵地”“指尖上的课堂”,为流动党员在“云端”送学,将教育和服务做在前、做在先,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
在“有为”方面,禅城将建立流动党员等工作定期会商制度,利用各类活动载体引导流动党员当好基层治理、推动发展的“先锋员”;用好产业园区、商圈楼宇的流动党员见多识广、联系广泛、推介能力强的“流动资源”,共同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跨域共建活动,用活两地协同发展的“联络员”。
惠州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纪进军表示,希望流动党员变“流入”为“融入”,积极响应佛山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同时积极参加惠州市驻佛山流动党员党委开展的党的组织生活,做到“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一面旗帜两面红”。